4月9日上午,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高等教育“专业对接产业”政策调研座谈会在我校长清校区办公楼332会议室召开。省财政厅副厅长陈祥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齐鲁工大(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校长(院长)陈嘉川,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成博,山东交通学院副院长孔祥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董占军,齐鲁工大(省科学院)副校长(副院长)贺国平、任民参加座谈。财政厅、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与会高校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董苏彭主持。
王英龙在座谈会上致欢迎辞。王英龙介绍说,科教融合以来,齐鲁工大(省科学院)出台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整合方案》,启动了“八大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定位,不断优化总体布局,积极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打响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两个品牌”,实现“1+1>2”的效果。下一步,学校将紧密对接十强产业,打造形成一批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学科群,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高素质人才,为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
陈嘉川简要汇报了学校在专业设置、科研支持、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接产业升级需求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围绕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构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高素质人才方面,重点介绍了学校在专业建设等方面计划推出的主要举措。最后,陈嘉川针对“专业对接产业”、遴选专业进行立项建设的标准、建设任务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上,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成博、山东交通学院副院长孔祥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董占军分别围绕学校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接产业升级需求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了各高校的工作汇报后,陈祥志作讲话。他强调,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引导高校对接“十强”产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能力,更好地为高等教育“专业对接产业”提供财政支持,切实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保障。他希望各高校以此次调研会为契机,积极为“专业对接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新旧动能转换聚焦聚力。